WFU

2016年6月26日 星期日

「請幫我拔管,因為,我愛你……」

作者:朱為民




今年年初,一個來自呼吸照護病房的會診,讓我到現在都不斷會想起。

呼吸照護病房(RCW),是專門收治無法自主呼吸,必須要使用呼吸器的病人。通常住在那裏的病人,多半都要臥床,做了氣切。有的可能還有意識,會點頭、搖頭,聽你說話;但絕大多數可能早已失去了意識,只有一個軀體,憑藉著呼吸器,一呼一吸之間在生命的大海中浮沉。

周爺爺,75歲,半年前因為一次大中風,被插了氣管內管之後就再也沒有醒過來了。起初,家人覺得還有機會,再等等看。但一天一天的等待帶來的只是更深更深的失望。醫師說:「長期插管很不舒服,幫爸爸做氣切好嗎?」於是,4個月前,周爺爺接受氣切的手術,仍然躺在那裏。2個月前,周爺爺又經歷的一次肺炎,發燒、全身冒冷汗,差點就走了,但他的身體依然撐了下來。1個月前,周爺爺的臀部出現了一個小傷口,後來愈來愈大,「褥瘡,在長期臥床的病人,很常見。」醫師又說。

看著腐爛的傷口,周爺爺的兒女們再也忍受不了,他們不希望爸爸的生活是這個樣子,於是提出了要撤除維生醫療的要求,也就是要拔除氣管內管並脫離呼吸器。這樣的結果,就是病人可能在脫離呼吸器後數小時到數天內死亡。

因此,我接到會診,並召開了家庭會議,和周爺爺的5個兒女們確認他們的想法。那天,家族成員幾乎都到了,我們圍成一圈坐著,我先開口:「大家好,我是安寧朱醫師,今天找大家來,是想跟大家確認,關於要撤除爸爸呼吸器這個問題,大家的想法是不是一致......」

2016年6月12日 星期日

隱瞞病情迷思:你以為你隱瞞了長輩,其實他也可能在隱瞞你!

作者:朱為民




如果你跟我一樣是臨床醫療工作人員,以下這個情境,你一定不陌生。

82歲的郭阿嬤,肝癌末期,她的主治醫師希望安寧團隊可以一起共同照顧阿嬤,所以我接到了會診通知。

一走進病房,阿嬤的女兒坐在床邊正在講電話。阿嬤看起來全身蠟黃,非常的瘦弱,閉著眼正在休息。於是我先跟奄奄一息的阿嬤自我介紹:「阿嬤您好,我是安寧緩和的朱醫師,您的主治醫師請我來看看您。」沒想到,正在講電話的女兒聽到我這麼說,眼睛突然睜得好大,從一個阿嬤看不見的角度,開始拼命向我搖手……

而我,也立刻明白了她的意思。

2016年6月9日 星期四

第二次的學習,很不一樣,卻很一致:說出影響力2心得

 作者:朱為民




擔任「說出影響力2」學員們的輔導員,我才明白,原來「輔導員」三個字的意義是什麼。